【资料图】

粽叶飘香,团圆安康。端午节,粽子及端午相关产品销售爆火。在青城的大街小巷,粽子、糯米、粽叶等佳节食材,以及五彩绳、艾草荷包等民俗饰物热销。同时,呼和浩特市各大商场、夜市和文体旅场所,纷纷推出端午主题促销活动,端午消费“热浪”来袭,如盛夏的气温逐日攀升。

甜粽子是北方端午节的标配。6月20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宽巷子的一家传统糕点铺,手工制作的粽子出锅了,如小山般堆在橱窗边上,气味甘香醇厚,吸引着来往的行人。糕点铺马老板告诉记者,前一天有客人刚预订了300个手工粽子,大家连夜包出来,煮了好几大锅。记者看到,在宽巷子的多家糕点铺,手工粽子已然成为各门店最热销的产品,销量大销路广,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中山西路、新华大街的多家超市内,粽子的促销柜台被摆放在了门口最醒目位置,各种类型的粽子产品一字排开、琳琅满目。最受北方人喜欢的蜜枣粽必不可少,其他还有豆沙粽、八宝粽、板栗粽等,鲜肉粽、蛋黄粽等咸口粽子也占据一方天地。在超市食材区,粽叶、糯米等同样受到市民的追捧。正在采购的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想跟家人学习一下包粽子,特意趁着周末过来采购食材。“自己包自己煮更有仪式感。”赵女士说。

端午风俗,除了吃粽子,还有佩香囊、挂艾草、驱五毒。6月20日,在园艺所花卉市场,市民李伟特意在花店买了两把艾草,“这两把艾草,一把挂在自家门上,一把挂在老母亲家门上。家里沿袭这个习俗已经很多年了,为的是讨一个端午安康的好彩头。”李先生说。记者从本地一家鲜花店了解到,近期有超过一千人在网上下单购买艾草。

香囊、彩线等节日元素浓郁的周边产品,也成为“端午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少夜市、杂货铺和服装店,店主们都为端午准备了相应民俗产品。

在大召塞上老街上,多家商铺摆出的端午节吉祥饰品有别于以往,如端午绳、香囊不仅在花纹样式上添加许多时尚元素,还在挂件和填充物上做起文章,除了填充传统的艾叶等中草药香料,还有玫瑰、茉莉等花香料。一家饰品店店主告诉记者,端午期间生意红火,现在年轻人对于香囊、彩绳之类的传统节日产品认可度逐步提高,年轻顾客多了起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但想要民俗类产品持续热销,还要通过创新,才能使传统民俗类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

传统节日已成为提振消费的好时机,搭乘端午假期的“顺风车”,各大商超纷纷推出促销活动。“从即日起持续到30日,我们开启全场折上折,积分兑换停车券等活动,端午节当日,我们还准备了包粽子、古装巡游、电竞比赛等活动,希望能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王府井奥莱·如意小镇总经理助理张佳告诉记者。

受假期天数限制,端午节假期出行将以中短途交通流为主,预计省内及城市周边热点景区将是外出首选。露营是近年来新晋的周边游热选项目。近日,呼和浩特市周边各大露营营地也迎来了预定潮,端午假期这些营地将承接大量的游客。在大黑河南岸的云羡城市营地,记者看到了很多来此探店的市民。市民张鹏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可以一边烧烤撸串,一边享受音乐会,晚上还有烟花秀,我已经预定好了,端午节带上老人孩子一起来露营,接触一下大自然,好好放松一下。”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围绕“露营青城”主题,打造了30多个露营地,让市民足不出市,就可以享受露营的乐趣。

今年以来,我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52.0亿元,同比增长9.3%。按消费类型分,全区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1%,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1-5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21类商品中,有14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增长面达66.7%。从线上消费看,1-5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完成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4.2%。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加速回暖,今后将继续抢抓市场回暖机遇,多措并举推动全区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今年自治区商务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构建“1+6+52+N”消费促进体系,即以“活力内蒙古·乐享消费”为主题,融合“商文体游购娱”六大要素,聚焦52个消费场景,组织全区商贸企业开展多领域、多元化促销活动。(记者帅政高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