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作者:陈正良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看来,家与天下的关系二者相一致。家既是己的依托和归属,又是天下之根本。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活中积淀形成的风范,对家庭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家庭的前途命运又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所以涵养良好家风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家风养分,修好家国情怀的家风课,厚植“忠诚立家”的土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回溯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也正因如此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便是“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的家风。同样红色家风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在“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红色家风故事分享会活动上,李大钊、李葆华、李宏塔三代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讲述着初心不改、血脉赓续的赤诚。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有什么样品格的人。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党员领导干部要从传统家风家训家规和红色家风中汲取精华,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让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家庭文化中生根,在家教涵养中积淀,在家风传承中升华。

树立“铁规矩”严正家规整肃家风,修好清白传家的家风课,擦亮“从严治家”的底色。“正家,而天下定矣。”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焦裕禄严格要求家人,教育督促子女走正道。他曾无意间听到儿子因认识售票员而看戏未买票,就专门召开家庭会议,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并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反观现实中许多贪污官员之所以落马,就是动了不该动的心、动了不该动的情。“枕边风”成了贪腐的导火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党员领导干部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但讲亲情不能违背公平,爱家人不能丧失正义。爱家当拂心灵尘土,重亲常提逆耳忠言。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为家庭成员定规矩、“划红线”,决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职权敛财谋利,防止居心不良者对家庭成员进行“围猎”,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提高自身修养做表率恪守公私分明,修好严以律己的家风课,营造“修身齐家”的氛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自身修养提高,能够引领良好家风;同时淳朴和谐的家风,也是个人提高修养的基础和保障。家风不正,个人修养很难不受影响、不被带偏。打铁还须自身硬。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把好廉洁自律的“前后门”,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才能严以律己,严以持家。优秀地委书记杨善洲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孩子的路,靠他们自己走”。生活中党员领导干部大都是家庭的“主心骨”,其言行举止对其他家庭成员具有示范作用。只有严以修身,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严守家规,养成廉洁自律、不贪不占的好习惯,家人往往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自己做到勤俭治家、和顺齐家,家人往往就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己一身清白,家风才可能清新、清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加强家风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吾日三省吾身”,真正管好自己和家人,持之以恒涵养好家风、润泽好作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