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今天我又学会了一首诗,叫作《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你真棒!”每次和女儿视频,小家伙都会兴奋地和他讲当天在幼儿园的收获。就这样,休假在家教女儿背诗的画面,便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是女儿8个月大时,开始咿呀学语,虽口齿不清,却也有板有眼,常常惹得人捧腹大笑。有一次,他抱着女儿去朋友家里玩。朋友喊他一声“强哥”,女儿也突然跟着嘟囔“强哥”,惹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女儿很有语言天赋,1岁多后,吐字渐渐清晰,甚是可爱。2岁时,她就会跟着大人说话。有一次,他休假期间赶上疫情,小区封闭管理,便在家开始教女儿背诗。他无意“拔苗助长”,但是通过诗歌让孩子认识人间的真善美,也算是一种熏陶。

记得在一个满月的夜晚,故乡的夜景令人如痴如醉。他看着美丽的夜色,突发奇想,决定教女儿“看景学诗”。

“你看那是什么?”

“月亮。”

“那你想不想读诗歌呢?”

“爸爸,什么是诗歌呀?”女儿好像产生了兴趣。

他明白,除了鼓励,也得让孩子产生求知欲。他说:“诗歌就是让你很开心,也让爸爸妈妈很开心的话,让你长大后更开心。”

“爸爸,那你读。”

呵呵,孺子可教,他心里窃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美不胜收的夜景,就是天然的教科书,刚好可以让女儿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果然,正如他预料,他读了几遍后,女儿就差不多背会了。

他回部队以后,爱人也抓住时机,吃饭时教女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下雪天,就教女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到有人放风筝,就教女儿“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这样,女儿3岁多时,就会背诵几十首诗歌。

最令他记忆犹新的还有去年秋天的一件事。那天,他去幼儿园接女儿,“今天老师教你哪首诗啦?”“《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熙熙,你背错啦,是鹿柴(chái)。”

“爸爸,你错啦。老师说,这个字很多人都念(chái),其实应该读(zhài)。”回家后,他仔细查阅资料,果然女儿是正确的。

和女儿一起学诗歌的时光,成了他在祖国边防温暖的慰藉。夜晚站岗,手握钢枪,望着海上的皎皎明月,他耳边又响起了女儿那稚嫩的童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郑晓强 曾 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