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拉孜县柳乡孜龙村,次旦旺加正在制作藏刀(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藏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次旦旺加今年已经73岁了,但一锻打起藏刀来,就充满活力。
西藏拉孜藏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旦旺加是拉孜孜龙藏刀锻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经过长期锤炼,孜龙藏刀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经反复锻打的藏刀以锋利著称,除了生产、生活之用外,甚至还能给别的刀当“磨刀石”。
在拉孜县孜龙村,次旦旺加正在制作藏刀(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从日喀则拉孜县驱车70公里便可到达孜龙村。次旦旺加如今和儿孙们同住在一幢二层小楼里,两个儿子尼玛旺拉和次旦扎西继承了他的事业。最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孙子,1999年出生的索朗珠拉也加入了他的行列,成为第八代传承人。
索朗珠拉从小看着爷爷、爸爸和叔叔在作坊里锤锤打打,终于在18岁中学毕业后加入了他们。
次旦旺加(右)正在指导孙子索朗珠拉藏刀锻制技艺(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入行六年多来,索朗珠拉很少懈怠,从冶炼、铸模、刻花、焊接、加固、锉磨、抛光等各个环节学起,虽然“工龄”不长,但在他手里制作的藏刀数量“数不清了”。
索朗珠拉说:“只要外面的年轻人愿意来,我肯定倾囊相授。”他3岁的儿子次仁伦珠睁着大眼睛站在他身后,“这是孜龙藏刀的第九代传承人。”他半开玩笑地说。
(曹槟 旦增尼玛曲珠 孙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