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总经理李浩离职三个月后,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新任总经理人选确定。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原总经理朱勇拟出任平安健康险总经理一职。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以来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高层变阵频现,不同于其他公司的高管多是集团内部流转,平安健康险新的总经理为“外脑”。
【资料图】
“外脑”朱勇拟任总经理
原总经理李浩离职三个月后,平安健康险新的总经理人选确定。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原总经理朱勇拟出任平安健康险总经理一职。
简历显示,朱勇自1995年进入保险行业,从事个人营销和管理工作,于2001年加入中意人寿,曾担任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后升任总公司首席个人营销发展官,出任总经理助理。2015年,朱勇加入同方全球人寿,出任总经理,负责全面经营管理,于2021年11月辞去该职务。
可以看出,朱勇在寿险业有超过25年的从业经验,如今他选择转战更为细分的健康险赛道。朱勇曾公开表示:“健康保险作为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付费方,能够有效拉动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制药和医疗器械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对于平安健康险来说,此番人事调整也有所不同。自2022年以来,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高层变阵频现,包括金融壹账通、陆金所控股、平安产险等,这些人事调整多为中国平安内部,而平安健康险则是引入了“外脑”。
谈及平安健康险的人事更迭,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一般来说,公司的人才选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公司内部提拔,另一种是面向社会选拔合适的人才,这两种方式都是很正常的人才交流方式。虽然中国平安的人事安排中,内部提拔和子公司之间交流较多,但外部也有优秀的合适人才。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平安健康险发函采访,该公司只回复记者表示:“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原总经理朱勇已加盟平安健康险,拟任总经理一职,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
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超8亿,健康险市场遇瓶颈
平安健康险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在上海,是我国首批设立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之一。
从近年平安健康险的业绩表现来看,维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2020年和2021年,平安健康险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2.08亿元、149.54亿元,增速为31.5%、22.5%;分别实现净利润5.95亿元、8.83亿元,同比增长46.8%、48.4%。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8.07亿元,实现净利润8.23亿元。
但是从整个行业视角来看,当前整个健康险市场面临一定瓶颈。2022年行业健康险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8653亿元(包括人身险公司的7073亿元以及财产险公司的1580亿元),同比仅增长2.4%。而2020年以前增速能达到20%-30%。
为何现在的健康险市场很难维持以前的盛况?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指出,行业健康险保费增速的下滑,从供给侧是个人保险代理人规模的下滑、重大疾病保险潜在客户群体的减少、普惠型保险的挤出作用等,从需求方是疫情期间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和预防性储蓄增加等。
“深层次来看,健康险行业增速的下滑,根本原因是保险公司传统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难以拓展新的客户群体,尤其是带病体、老年等庞大的消费者队伍。”宋占军进一步分析。
从产品端来讲,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遍布同质化的产品,很多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作为百万医疗险“鼻祖”的平安e生保系列,到目前仍是平安健康险的主打产品。放眼整个市场,百万医疗险竞争已经进入阶段性同质化瓶颈,价格竞争也已达到极限。近两年惠民保产品的爆火,更是进一步挤占了百万医疗险的市场。
对于平安健康险等专业的健康险公司来说,未来健康险产品创新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的方向、突破口在哪里?宋占军表示,健康险产品创新发展,一方面应围绕目前带病体人群,加强特定疾病医疗支出风险和疾病管理,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管理功能;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与医疗服务行业的紧密合作,从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部分公立医院科室出发,加强商业健康保险对医疗服务网络的管理能力。当前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创新已然十分白热化的当下,从重疾型长护险、长护型重疾险等新产品出发,打造新型健康保险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