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卢东方
春节期间,记者赶往西藏某边防点位采访。一路的颠簸盘旋和海拔的直线攀升,考验着人的生理极限。突然,车辆在覆盖白雪的山脊处一转,一抹鲜艳的红色毫无预兆地扑面而来——五星红旗映入眼帘,红旗飘扬处便是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前哨所在的位置。
代理哨长殷思远带着两名战士从不远处的山包快步走来。“这边刚下过大雪,刚才我们在维护点位上的气象站。”殷思远拍着沾满白雪的军用手套,向记者介绍道,为了更好保障边境巡逻,向一线边防点位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两年前西部战区某保障大队在哨所周边设立了无人值守的太阳能气象站,可以全天候采集气象数据。
殷思远边说边将记者迎进哨楼。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风被双层保温门、保温玻璃隔绝在屋外,记者望了一眼墙上的气温表,竟然有18摄氏度。“边防设施改进,上级单位除了为我们配备供暖、供氧、供电、供水等设施,还配发了这套指挥系统。”哨所所在边防团政治工作处主任陈亮在哨所三楼指着大屏幕告诉记者,随着现代边海空防建设稳步推进,边关哨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周边友邻部队的信息链路逐步打通。
“这套系统可以提供气象水文信息,也可在信息上下通联、友邻互通上发挥巨大作用。”殷思远熟练地操作起系统,仅轻点几下鼠标,便完成了以往接到雷达站“协助观察”请求后,需人力前出才能完成的发现目标、抵近侦察、拍照上传一系列动作。“有了多渠道信息保障,我们能够在边境线上建成立体化保护网,守卫祖国领土、领空安全。”殷思远说。
经常与该哨所进行信息互通的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副站长李港归说,陆军前哨的目视观察可以有效帮助雷达补盲,而空军雷达站信息可以弥补目视观察的局限。“在卫国戍边共同使命的指引下,我们之间的默契不断增强。”
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训练处副处长李生华告诉记者:“近年来,‘联’的意味越发突出。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高原高寒环境下的联合制胜之策,将‘联’字练到家、用到位,攥指成拳,履行好卫国戍边的使命职责。”(参与采写:马嘉隆、宋强军、谷文苑、付兴平)(卢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