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随着险企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备受市场关注的险资权益投资情况也随之出炉。前三季度,一些险企因高比例配置权益资产而出现一定浮亏,配置信心有所受挫。个别险企亦表示,将适度调降权益资产的配置占比。

在笔者看来,部分小型险企受制于偿付能力等监管指标,调降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完全可以理解。而一些险企仅因权益资产公允价值大幅波动或浮亏而降低该类资产配置比例则值得商榷。

纵观我国险资投资历史,在权益市场低迷期,险资更应该坚定长期投资信念,坚守价值投资理念,持续、稳步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占比。

首先,险资久期长,不以短期投资业绩论英雄。从行业层面来看,部分长期投资能力较强的险企,短期业绩也会出现大幅波动,甚至浮亏。相反,今年部分险企因低比例配置权益资产而业绩表现良好,但长期投资业绩表现平平。此外,据监管此前披露的数据,保险资金平均久期长达13年。险资长期资金的特性与权益类资产长期表现良好的特征相吻合,这也要求保险机构在制定投资策略和考核机制时,要更关注长期投资收益表现,适当忽略短期表现。

其次,不少权益资产仓位持续较高的险企短期业绩波动较大,但长期平均投资收益率表现优异。据银保监会近日披露的数据,“这十年”险资年均财务收益率达5.28%。从有数可查的险企来看,近9年(2013年至2021年),部分权益资产仓位持续较重的险企平均年化投资收益率超8%,个别超10%,大幅跑赢行业均值。

再者,从险资大类资产的配置趋势来看,利率中枢走低的大背景下,增配权益资产是险企缓解负债端压力的有效途径,而在权益市场低迷期适度增配权益资产更有利于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

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险资对债券和银行存款合计配置比例高达52.5%,是2016年以来的最高点;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配置比例仅为12.1%,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点。今年险资增配固收资产降低权益资产,有其本身对收益率双向波动容忍度较低的原因,但在利率中枢走低的大趋势下,大比例配置固收资产越来越难覆盖负债成本。对比看,险资近年来的负债成本在5%左右,但近三年市场上能覆盖负债成本的固收资产并不充裕,“资产荒”持续存在。因此,进一步加大险资权益类投资,是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的必然选择。

最后,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占比也与监管导向一致。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引导保险机构坚守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理念,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当下,险资入市比例上限已放宽至45%,且在投资银行股、大盘蓝筹股等领域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目前,险资已成为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笔者相信,随着未来险资稳步提升入市比例,其既能发挥A股市场 “定海神针”的作用,也能持续为保险机构带来良好的长期投资收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