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方案迟迟无法通过证监会审批,京粮控股迫不得已,在9月27日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将定增方案有效期延长12个月,最终获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相关资料图)
距定增方案送审已历时1年,证监会曾发出两份核查意见,京粮控股也更新了3次回复,但至今仍未获得定增核准意见。这一尴尬的结果,或许跟公司计划将此次募资全部用于偿还现存的大额短期借款、前次募资悉数变更用途用于补充流动性有关,监管部门的核查意见也针对这些提出了疑问。
对此,有些投资者坐不住了,在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上直言:“公司急着增发,是因为资金很紧张吗?”对此,京粮控股回复称:“公司增发是因为公司的货币资金除用于日常经营所需之外,还需要储备一定货币资金,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实现上下游标的资源整合及与相关产业方战略合作。”
此次定增募资拟用于偿还短期借款
2021年10月份,京粮控股就已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亿元,发行对象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首农食品集团,募资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募资流向引来证监会核查。根据9月22日公司发布的核查反馈及回复,证监会首先就其大额短期借款的原因、货币资金存管情况、募集资金流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提出了疑问。
截至今年6月底,京粮控股的短期借款达到17.81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2.59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51.34%。对此,公司解释称,大额短期借款均为日常经营所需。公司主营油脂油料加工、油脂油料贸易及食品加工业务,需要采购大量大豆、棕榈油等大宗原材料,需要预付供应商一定比例预付款。而且,为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对采购的大宗商品进行了套期保值,亦需要根据现货对应套期保值的期货部分缴纳相应的保证金,因此举借较多短期借款,以维持日常经营。
截至今年6月末,京粮控股的预付款数额达到2.76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89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公司预付的海关进口关税及原材料采购款等。
资金方面,截至6月30日,京粮控股账面货币资金为8.11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17.81亿元。按照公司的回复,8.11亿元货币资金中,仅有3.65亿元为公司所属银行账户的流动资金,另有2.52亿元存放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其余大多为受限资金。
对于本次募资的用途,公司表示,募资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有利于缓解公司还款压力,降低财务风险,改善盈利水平。
前次募资投向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
“京粮控股的此次定增涉及募资投向的合理性,这或许是至今未获监管部门批准的问题所在。定增募资全部用来偿还贷款,其主业也非国家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要想尽快顺利过关存在一定难度。”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从事贸易类的企业在存货周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京粮控股目前存货余额较大,达到26亿元,可以通过消化存货来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状况。”
公司曾于2017年经证监会核准同意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资4.32亿元。原募资中的6542.73万元计划用于中介机构费用及交易税费,8158.96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余2.85亿元用于渠道品牌建设项目。但事与愿违,最后京粮控股仅将5323.8万元用于中介机构费用及交易税费,剩余本该用于相关募投项目的3.79亿元分文未动,全被拿去用作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公司解释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未投资的原因,系项目拟实施地市区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导致公司项目调整;渠道品牌建设项目未投资的原因,系盒马鲜生、京东便利店等电商线下体验店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布局,与募投项目拟在大中城市布局展示店和体验店形成直接竞争,公司认为项目经济的可行性大幅降低,因此也在调整中。
鉴于前次募资余额较大,公司表示,已将本次募资总额减少为不超过5.24亿元,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认为,此举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定增方案从股东大会通过到证监会审批通过,通常需要耗时三至六个月,实施有效期也为六个月。”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粮控股定增申请这么长时间没有获批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公司此前涉及的募投项目和资金用途变更问题,说明公司定增募资的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两次募资分别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或还债,反映出资金流动性或许存在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