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 讯 员 包雪瑞 牛 宇


(相关资料图)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我将保持对科研的热爱和初心,用科技的力量让通渭小杂粮产品走向世界。

杨少东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科技特派员

眼下,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各种小杂粮陆续颗粒归仓。在通渭县乐百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乐百味)的实验室里,科技特派员杨少东正在对收获的新品种苦荞麦进行虫蚀粒、破损粒、霉变粒、病斑粒、杂质和各类营养成分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最后筛选出更适宜生产所需的优质苦荞麦,这种苦荞麦产量高,能够适宜通渭的气候条件,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杨少东说。

直面产业瓶颈找寻转型路

通渭县地处陇中地区,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极宜种植苦荞麦、谷子、糜子和燕麦等小杂粮,而且小杂粮产量高、品质优、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县最具资源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

乐百味是借助通渭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公司作为国内首家批量生产苦荞茶的企业,产品共有两大类20多个品种,包括调味品系列产品和小杂粮食品系列。

2018年,具有农业专业背景的乡镇干部杨少东被县科技局选派到通渭县乐百味担任科技特派员。

“刚到乐百味时,我被安排办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在申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这让我熟悉了加工工艺流程,为后期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流程优化奠定了基础。”

在工作岗位上,杨少东化身为“调研员”。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调研,一份详细的小杂粮产品现状调研报告就提交到了公司董事长的办公桌上。

“小杂粮初加工产业已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小杂粮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杨少东说,紧迫感催促着乐百味转变生产经营思路,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特派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快,乐百味成立了以杨少东为组长的新产品项目研发团队。经过大量研究,根据苦荞麦的固有特性、消费者的新消费特点和传统饮食文化,项目研发团队最终决定研发可速食的苦荞蛋白粉。

全身浸满苦荞面、太专注研究而错过用餐时间,这些成了杨少东的日常。一次次亲尝研发产品,一遍遍分析数据,经过反复实验,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项目研发团队最终研究出了速食苦荞蛋白粉的科学配方和高效的生产工艺。

新成果助苦荞茶升级换代

研发正如苦荞茶一样,虽苦,但一次次的尝试,收获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甘甜。

杨少东躬身苦荞试验田,醉心科研实验室,时刻不忘科技帮扶。

通过层层筛选,作为科技特派员,杨少东将适宜当地种植的“定苦荞1号”和“云荞1号”进行推广种植。在杨少东的带领下,产品研发、生产线改造建设、包装设计、试生产和专利申报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很扎实,研发团队也高标准地完成了项目任务。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大受消费者欢迎,不到半年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106万元,研发项目还获得了通渭县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杨少东本人也被定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定西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获得了荣誉的杨少东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了“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化研发加工品牌创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经过团队8个多月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达到了建设标准。今年4月,示范基地还被中国农技协会认定为2021—2025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我将保持对科研的热爱和初心,用科技的力量让通渭小杂粮产品走向世界。”杨少东说。

目前,杨少东正带领团队研发苦荞茶速溶冲剂,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杨少东希望不久的将来,市场上销售20多年的苦荞茶将迎来升级换代。通渭县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苦荞茶速溶冲剂这一新研发项目,也将极大地带动通渭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