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陕西生态环保领域法规与标准工作的最新进展。其中,陕西实施分类监管,积极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制度,建成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对所有操作全程留痕,实现公开、公正、透明。

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处长张大昌介绍,通过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记录在案,进行信息公开,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评价结果与银行、保险等部门形成联动,联合惩戒,可以让失信企业一次违法,处处受限。同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也是一项激励排污企业的综合性环境政策措施。

2018年,陕西选取了西安、宝鸡、汉中、榆林四个市作为环境信用评价试点地区,并确定202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纳入试点评价范围。经过省、市、县三级评价,2019年7月试点评价结果公布,其中202家参评企业中评为环保诚信企业(绿色)104家,评为环保良好企业(蓝色)40家,评为环保警示企业(黄色)24家,评为环保不良企业(红色)31家;因停产、关闭等原因未予评价的3家。

张大昌表示,通过试点了解到评价工作存在评价周期长、指标设置重复、信息归集不准确等问题。下一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将向四个参评市及试点企业征集评价系统及评价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系统和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并将在国家出台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陕西省的评价程序和标准,未来在全省开展实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汪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