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四年涨10倍的“白马股”兴源环境(300266)(300266.SZ)再度易主,拿下控制权近四年未能力挽狂澜,“白衣骑士”资本大佬刘永好败走麦城黯然“出局”。
2月1日晚间,兴源环境一口气发布20份公告,核心内容为公司易主,刘永好让出控制权,浙江地方国资接盘。
(资料图片)
本次易主的途径为,刘永好将所持兴源环境股权表决权全部委托,宁波国资受托股权表决权的同时,出资12亿元包揽兴源环境定增,从而取得公司控股权。
始于2019年,刘永好出资14亿元受让兴源环境23.60%股权,成为公司新一任实际控制人。当时,基于折价20%接盘,市场一度称刘永好“捡漏”。
如今看来,刘永好也玩不转兴源环境。2019年至2021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公司预计亏损金额超过4.80亿元。刘永好实际控制期间,主业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
易主后,兴源环境能成功翻身吗?
刘永好考试不及格让位
四年前,雄心壮志满怀的刘永好入主兴源环境,市场给出的定位,他能成功通过考试吗?事实上,他失败了。
2019年3月,在兴源环境前控股股东兴源控股集团高比例质押、爆仓风险一触即发之际,刘永好充当了白衣骑士。
根据当时公告,刘永好通过新希望投资集团受让兴源控股集团协议转让的23.60%股权,出资14.49亿元。这一次,刘永好折价20%入主,成为兴源环境新的实际控制人。
在当时,刘永好被寄予厚望,但刘永好也面临三大难题。兴源环境的主营业务中,存在不少PPP项目,PPP项目推进不顺利。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兴源环境资金不足、财务压力较大,资产负债率超过70%。而导致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兴源环境应收账款和存货居高不下。当时,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合计为57.90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83.20%,占总资产的61.93%。
刘永好入主后,兴源环境的基本面有改善吗?刘永好也曾想努力改变,比如,入主刚刚半个月,新希望投资集团就向兴源环境提供借款1.80亿元。但最终的结果,让市场有些失望。
2019年,刘永好入主第一年,兴源环境实现营业收入20.74亿元,同比下降10.47%。当年的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是靠非经常性损益,此前收购的标的公司股东业绩补偿0.38亿元。公司扣非净利润为-0.23亿元,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2020年、2021年,兴源环境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49亿元、23.36亿元,同比变动18.09%、-4.66%,对应的净利润为-5.29亿元、-0.36亿元,同比变动-1592.43%、93.19%。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5.30亿元、2.13亿元,同比变动2173.59%、59.94%。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连续亏损。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46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47.57%,这是刘永好入主以来同期最大下降幅度。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1.69亿元,同比下降6670.43%、4785.75%。经营状况较2021年同期明显恶化。
今年1月30日,兴源环境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度,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为亏损4.80亿元—5.8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232.08%—1509.60%,预计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97亿元—5.97亿元,同比亏损也明显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变局成必然。
最新公告显示,兴源环境拟易主。途径是,公司拟向宁波财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丰科技”)发行不超过4.66亿股股票, 募资不超过12.07亿元。交易完成后,财丰科技将取得兴源环境23.51%股权。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希望投资集团将所持兴源环境股权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财丰科技行使,后者将合计取得兴源环境表决权比例为 41.35%,成为控股股东。兴源环境的实际控制人将由刘永好变更为宁波奉化财政局。
激进并购后遗症尚未消除
兴源环境如今的局面,与此前激进扩张的风格直接相关。
2011年,兴源环境登陆创业板上市交易,上市之后,公司大肆外延式并购扩张。仅在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兴源环境就完成了对8家公司收购,交易价格合计高达26.47亿元。
具体为,2013年,公司作价3.64亿元收购浙江疏浚98.09%股权,进入环保水利疏浚及淤泥处理领域。2014年,公司提出打造“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概念,持续加码并购,当年作价3.6亿元收购水美环保100%股权。2015年,又出资4710万元收购银江环保51%股权、4361.54万元收购上海昊沧35%股权、以12.42亿元价格收购中艺生态100%股权,2016年,出资4000万元收购鸿海环保51%股权、2500万元收购三备环保55.56%股权,2017年再次以5.5亿元价格收购源态环保100%股权。
系列收购完成后,兴源环境主营业务拓展至江河湖库疏浚、污水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物联网管控平台等。
上述并购不乏高溢价,2017年底,公司账面上的商誉为13.54亿元,其中,收购中艺生态形成的商誉为7.53亿元。
激进并购是兴源环境经营业绩惨淡的祸根,最终导致公司易主。2018年,公司爆雷,巨亏12.68亿元。当年,商誉减值8.90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2.37亿元,合计达11.27亿元。
兴源环境的资产减值不断。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0.42亿元、1.21亿元、0.10亿元。
2022年,也存在商誉减值损失。在业绩预告中,兴源环境表示,公司以前年度并购形成的商誉对应的经营主体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相关商誉存在减值迹象,经公司初步测算需计提较大商誉减值损失。
连续四年计提商誉减值后,2022年,公司仍然需要计提商誉减值,由此可见,激进并购的后遗症仍然存在。
再度易主后,兴源环境能否摆脱困境、成功翻身,备受关注。
兴源环境的财务压力依旧。截至2022年9月底,兴源环境的资产负债率达81.95%。期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4.72亿元,对应的长短期债务为45.1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19.51亿元。数据显示,公司存在至少10亿元的资金缺口。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费用2.4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3亿元翻了一倍多。
本次易主,宁波国资通过包揽定增途径向兴源环境输血12亿元,将有效缓解公司财务压力,但仍然不够。
兴源环境靠什么翻身?国资控股股东背书,融资能力,静待行业转暖?值得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