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炜 葛爱峰 南京报道
光伏电池组件行业在三季度的营收增长状况比上半年要好。
10月13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前三季度,预计公司净利在20.3344亿至24.85亿之间,同比大增76%至114.92%,而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是12.7亿元。最乐观的情况下,天合光能三季度单季的业绩已经接近整个上半年。
(资料图)
同样在10月30日晚间,隆基绿能(601012)(601012.SH)也披露了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864亿-874亿元之间,相较于半年报时的504亿元收入,三季度的营收也明显放量。此外,亿晶光电(600537)(600537.SH)也在10月13日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三季度单季的营收相当于上半年的七成。
但对于组件行业来说,盈利状态还谈不上整体乐观。天合和隆基都在垂直一体化方向上有较大布局,并不是纯粹的组件企业。而亿晶光电方面,三季报盈利4500万-5000万元,但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2000万-1500万元,三季度单季的扣非净利润不如二季度(单季度扣非盈利1800万元)。也有某尚未发布业绩预告的组件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我们的三季报应该不好看。”
三季度营收大增
组件行业三季度的营收增长非常明显。以行业老大隆基绿能为例,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864亿-87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54%-56%;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11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0%-48%。半年报时,隆基绿能的收入为504亿元,公司三季度单季的营业收入在上半年七成以上。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亿晶光电身上,亿晶光电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10.44%到121.52%;净利润为4500万元到50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上半年的营收是34亿元,公司三季度单季的营业收入也在上半年七成以上。即便是前述那位表示三季报不好看的组件企业人士,也表示“出货量增加了,三季度营收还行”。
据上海有色网统计,9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26.56GW,环比8月出现明显增长,增幅达到13.94%。据了解,组件产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终端需求的好转,随着年底的不断临近,光伏年底抢装旺季即将来临,招标项目不断上马,9月光伏项目公开招标数量达到约30个,而8月份仅有10个左右,环比增幅达到近200%。其中,海外业务尤其是来自欧洲的海外业务增长较快,隆基、亿晶光电在业绩预告中均提及海外业务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上游供应的充足也对组件供应形成一定支撑。市场主流182mm、210mm尺寸的硅片、电池片的供应近期均环比提升,支撑了组件开工率的提升。
不过,增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增加。业绩大幅预增的隆基和天合均为垂直一体化企业(已向上游介入电池片甚至硅片、硅料业务),人们很难从业绩预告中看出其在组件业务上的盈利水平。但其他组件龙头均未发布业绩预告,这意味着其业绩或许未达到需要业绩预告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硅料龙头通威于今年8月以1.942元/W预中标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时,单瓦价格较隆基低8分以上。当时,隆基绿能工作人员曾对外回应称,由于通威股份(600438)有上游硅料,因此成本和报价占有一定优势。而组件企业“如果报一个低价单的话,确实不赚钱”。
截至发稿,亿晶光电是未实现一体化的光伏组件企业中唯一一个发布业绩预告的,三季报盈利4500万-5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2000万-1500万元,三季度单季的扣非净利润还比不上二季度,该公司二季度单季扣非盈利1800万元。
“本期非经常性收益主要体现为该公司执行海外订单时,会在接单时点开展一定的锁汇业务进行套期保值。如果订单收入确认时点汇率无变动,则订单收益计入经常性收益,锁汇不会带来损益变化;若汇率下跌导致锁汇业务产生了收益,而财务结算订单收益则发生损失,汇率下跌导致的订单收益下降为经常性损失,计入经常性损益。”亿晶光电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三季度盈利更多来自于汇率变化。而隆基绿能也在三季报中把“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大幅增加”作为业绩增长的两大原因之一。
一体化日益成为趋势
在硅料龙头通威都杀入组件领域争夺市场的当下,一体化正成为组件企业们的主流选择。
以天合光能为例。今年6月17日,天合光能高调宣布投资建设青海(西宁)零碳产业园,全面拥抱垂直一体化。而且天合光能的“一体化”非常彻底,不仅向上布局硅片,甚至还覆盖至多晶硅及其原材料工业硅,还向下布局组件辅材。据悉,天合光能将在青海投建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晶澳科技(002459)轮值总裁杨爱青近日也表示,晶澳在东南亚完成了“硅片、电池、组件”的一体化产能布局,预计今年底一体化产能可达4GW左右,以满足部分海外国家地区的需求。按照未来公司产能规划,2022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在建和规划产能明年将陆续投产达产,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过7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相应增加。
“当你自己有一部分上游产能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保护能力了,也有一些回旋余地。”亿晶光电总裁唐骏曾对《》记者说。今年9月21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公司拟在滁州市全椒县投建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年产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切片、10GW光伏组件项目。他们也在往上游走。
而轻视一体化或许会带来深刻的教训。就在上一周,申请科创板IPO的组件企业阿特斯宣布终止上市。该公司曾经在组件行业第一梯队、但在申请上市期间已经出现了由盈转亏。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营业收入分别为244.38亿元、216.80亿元、232.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40亿元、17.51亿元、16.23亿元,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21年1-6月,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为120.17亿元;净利润为-3.55亿元。阿特斯在其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中承认,不及同行业公司业绩,主要原因是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产业链有望实现量利齐升,继续看好光伏产业链一体化。”川财证券行业公司部孙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