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桂林七星区的毛塘路社区、空明社区和五里店社区,社区居民几乎都收到过一张名片,只要拨打名片上的电话,无论遇到邻里纠纷还是日常困难,很快就会有民警赶来。
【资料图】
来的这位民警,个子不高、两鬓花白,走起路来脚底生风,见到群众面带微笑。这位经常在群众需要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的民警,是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三里店派出所民警于伍生。
2003年从部队转业后,于伍生一直在三里店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初到社区,于伍生专门印制了一沓名片,初识社区居民时就递给他们。一张小小的卡片,拉近了他与居民们的距离。
每次出警,于伍生都会带上一本工作日记。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社区里的各种情况和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办完的,简单记录;没办完的,继续跟进。”从警20年,这样的“民情日记”,于伍生记了70多本。
翻开一本本“民情日记”,里面记录着于伍生服务三里店派出所辖区群众的一点一滴。
年近八旬的黄大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2021年曾6次离家走失,都是于伍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调取监控、沿街找寻,帮助找回来的。去年4月28日,于伍生接到黄大爷老伴的电话:黄大爷又不见了!于伍生找了3天,终于在距社区3公里的一座大桥下找到黄大爷。
原来,黄大爷离家多年没回过老家玉林市陆川县,几次离家走失其实就是想回老家看看。于伍生决定帮助老人完成心愿。去年8月26日,于伍生和社区干部驱车6小时,陪黄大爷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
20年的片警生涯,让于伍生自创了“三勤(腿勤、嘴勤、脑勤)三熟(情况熟、地域熟、人员熟)一甜(笑容甜)”的工作法,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2020年的一个冬夜,三里店派出所接到居民报警,称一名3岁左右的男孩疑似与家人走失。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可孩子有点怕生,也说不出父母的相关信息。民警在周边寻找未果,只好先将孩子带回派出所,正好遇上从社区走访回来的于伍生。
“这不是万达金街那家面馆店主的孩子吗?”于伍生一眼就认出孩子,很快将他送回家。孩子的父母拉着于伍生的手,连声道谢。
如今,对于3个社区的居民而言,于伍生就是自家“亲戚”,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老于”。把群众放在心上的于伍生,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最美基层民警”和广西“全区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荣誉,他所服务的毛塘社区也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你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于伍生保存着一本棕色封皮的笔记本,多处磨损都被他用透明胶粘好。这本笔记本上,记录着800多位捐款人的姓名、电话和捐款数额。
2005年5月,于伍生被查出患有恶性淋巴瘤。消息在社区传开后,热心居民纷纷自发为他捐款。十几年来,于伍生先后3次接受化疗、放疗,除了住院治疗,工作时间他依旧“泡”在社区里。
“为群众做事能让我忘记病痛,我扛得住。只要身体能行,我就要干下去!”年过半百的于伍生,依旧带着工作“装备”——一个手提袋、一本“民情日记”、一沓名片、一台执法记录仪、一支笔,走进一街一区、一家一户。
上图:于伍生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法规。本报特约记者 刘德安摄(本报特约记者 刘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