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五一”小长假将至,有消费者近日反映称,早已为出游预定了民宿,商家却突然以装修、倒闭、老板换人等理由要求顾客主动取消订单,或涨价后要求顾客补足差价。这种违背契约精神的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也让大众目光再次聚焦到民宿这一新兴产业上。

随着共享经济兴起,民宿产业作为一种新业态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年来个性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民宿+”也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但在蓬勃发展的现状下,短期内迅速发展的“粗放型”扩张趋势,让民宿产业出现了不少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经营乱象,不仅侵犯了个体的切身利益,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也限制了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指导从业人员规范经营,助力产业迭代升级,相关部门采取多种举措回应群众法治需求。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规范经营、安全卫生、生态环保等方面作出规定,并于2021年修改了其中关于行业标准的部分条款,与时俱进进行规范引导。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及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优势,妥善处理涉民宿经济等纠纷。此外,北京、江苏、广东、陕西等地的政法机关从民宿产业涉及的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入手,打击犯罪与源头治理齐头并进,防患于未然。

虽然监管和治理已作出及时反应,但行业界限划分不明确、涉及主体较多、具体情况复杂等因素,加大了监管的难度。现实生活中甚至有人假借开设民宿之名,实则从事违法乱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这种情况,更需多方合力从监管、治理、宣传等方面入手,坚持法治思维,树立安全意识,借助理性分析,在利益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监管角度来看,除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外,及时用立法回应监管需求也能为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如针对新兴产业特点出台具体规则,以强化对实践中复杂情况的规范和指导。对民宿经营者而言,则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谨守法律底线。此外,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也将督促整个行业良性健康成长。

对于民宿这样的朝阳产业而言,“野蛮生长”只能带来一时的红利,但长期的成长与繁荣则需要多方共治,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发力,在法治化轨道上完成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