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技能复合型人才、孕育大国工匠的职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应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人才培育效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育人为先,秉承立德树人宗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整合职业教育重点和社会建设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兼顾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 培育有为青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本途径在于人才输送,为社会提供一支奋发有为的青年人才队伍。学院兼顾专业技能教育与立德树人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激发学生持续奋斗的志向,激励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院将专业技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建立起责任意识,积极奉献专业技能,不断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承担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责任。
学院积极开展集中学习与宣传工作,带领学生群体深入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围绕“奋进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和教育宣讲工作,向新生传递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
学院定期开展社会服务与技能下乡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为国为民为发展”的思想意识,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培育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优质技能人才。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多次开展志愿服务与技能服务实践项目,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在“筑梦青春,筑梦新村”志愿服务活动中,学院带领学生以“技能对口帮扶”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学生树立起以技能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构建德业兼修、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体系,带领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筑牢技能根基
在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育人实效。基于这样的理念,学院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明确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培养技能型人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院始终立足于区域发展特色,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大力培育行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助推区域现代化发展。
学院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新需求,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产教对接体系,针对技能型人才缺口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结合院校教育链条与企业技术链条升级人才培育工作。近年来,学院紧跟先进制造、机器人、AI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超前进行专业布局,先后建设了智能制造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等产业学院,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等前瞻型专业,充分顺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以行业对口的专业群为基础建立产业学院,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配度,为地方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构建融合共生的校企合作体系。以智能制造学院为例,面对新一代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汽车工程专业群通过建设“产学研培赛创”六位一体实践实训基地,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全面对接、同步共进,充分发挥学院的系统性育人优势及合作企业的职业性育人优势,把车间搬进校园,把课堂放在车间,突破校园与课堂的限制,让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都获得显著提升。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培养质量
为切实履行立德树人使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职业院校需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足现代化发展需求打造人才培养支撑框架。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工作,持续优化教学管理规范,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院采取“引培结合”等举措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以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推进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一方面为本校青年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着重培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训教学、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教学能力,持续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吸纳企业专业人才力量,为企业技术骨干、技能大师设置“流动岗”,使教师团队配置更优、专业实力更强。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材料之一,在增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育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积极推动教材创新,顺应产业与行业发展新趋势,针对市场需求大力开发职业教育教材。近年来,学院结合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规范开发多部新教材,包括《冲压模具数字化设计》《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导论》等,紧密对接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及时吸收行业发展前沿知识,确保教学工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一系列有力举措切实增强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
(作者:陈坎)(陈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