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以“我们的旅程”为题的《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暨《收获》系列新书发布会举行。近70位作家来到现场,莫言和余华这对老友又坐下来聊了起来,莫言现场爆金句:余华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上游新闻梳理发现,莫言、余华作为同窗好友,多年来频频在公开场合“表演”“相爱相杀”,二人在文学之外都展现出了“综艺”的一面。
现场“表演”“相爱相杀”
(相关资料图)
《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现场,主持人用莫言的作品《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形容莫言和余华之间的文学历程,并说,直到今天这两位文坛老友还在比赛过程当中。
莫言却幽默地说:“余华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从来没有对我形成威胁。在鲁迅文学院有一段时间,他老在我旁边写东西,笔摩擦纸张的声音太大声了,影响到了我的写作。”
▲莫言与余华对话。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余华、莫言二人虽然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文学成就,但在文学之外,也都展现出了幽默、睿智和接地气的一面。
余华:我是靠《活着》而活着的人
浏览某视频网站可以发现,输入关键词“余华”后,点击量和弹幕数量靠前的视频标题为“余华喜剧人”“余华采访名场面,老师:快乐是我的,悲伤留给读者”“盘点余华采访搞笑名场面!被写作耽误的段子手”……上游新闻对部分媒体报道进行了梳理,大家看看余华和莫言谁更有“综艺感”。
据媒体报道,余华曾说自己“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活着》只有12万字。
他说自己成为作家实属被逼无奈,是当牙医5年拔完1万颗牙齿后,实在忍受不了枯燥的上班族生活,才弃医从文。
一次讲座上,余华兴致勃勃,“以前写作的时候试着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后来发现只能干一件事。今天试验一下,一边听音乐一边回答问题!你刚才提的什么问题?”
▲余华贡献的“阑尾段子”。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在节目《朗读者》里还贡献了“阑尾段子”:小时候的余华和哥哥因为不想上学耍赖撒娇说肚子疼,然后就被当外科医生的父亲把阑尾割掉了。
他曾自嘲:“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反正很多人以为我不在了,我是靠《活着》而活着的人。”
有主持人问余华:“你对《活着》这本书打多少分?”余华回答道:“9.6分”。主持人接着问:“剩下0.4分到哪里去了?”余华说:“你去问豆瓣,豆瓣上《活着》打了9.6分。”
莫言:冷幽默型“段子手”
外界总认为诺奖得主莫言是位不苟言笑的老爷子,但莫言本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幽默型“段子手”。相比好友余华,莫老爷子的“综艺”感毫不逊色。
因为口音问题,有网友给他留言:“莫言老师说的是普通话吗?”来自山东的莫言回应:“当然是普通话,不过是‘高普’,高密普通话。”
在人物专访中,主持人问他:“您现在最希望的一种状态是什么?”莫言一本正经地说:“我们结束采访。”
以鲁迅为首的许多文人都被编造过各种语录和作品,莫言也不例外。有一次在北京吃完饭,莫言被一位女士深情表白。女士说:“莫言老师,我要朗读一首你的诗歌献给你,《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莫言回忆:“她朗读得声情并茂,目光里边含着泪光,我听了也很感动。后来她读完了,我就说,如果是我写的该有多好。”引发了台下的哄堂大笑。
▲莫言在活动现场。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作为曾经一个寝室的好友,余华和莫言互损起来也毫不留情。余华曾说,有一次莫言新书出版时打笔墨官司,因为他43天写了将近50万字,被人批评急功近利。“后来莫言改口了,说我构思了40年,这次我前面看到一个版本变成是20年了,反正莫言变来变去,我已经习惯了。”
余华在网上直播时,提到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他直言:“写得这么牛,回头一想,他有才华头发这么少,不上班才是人生的终极真谛。”
《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现场,余华凭借《文城》获得收获文学榜2021年长篇小说榜榜首。作为老友,莫言在颁奖时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次获奖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当然了,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一般,所以我也不一般。前两天我想我给他颁奖,按照惯例得写一段赞语,我写了好几天也没写出来。我就找了一个博士生,我说你找CHATGPT给我写一个,输入关键词‘活着’‘拔牙’‘文城’,瞬间生成了一篇莎士比亚风格的一千多字的赞语。”
▲《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现场,莫言为余华颁奖。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虽然两位作家在台上相互拌嘴,但私下的情谊却十分坚固。当主持人现场求证莫言和余华之间的网络热门段子时,莫言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女学生,拿着余华的小说,请莫言签字。当时莫言不但欣然受命,还认真写下一大段文字:余华曾经是我的同学,今天他不在,由我来代签。
新闻多一点:
季羡林也是一位爱写日记的“吐槽帝”
▲季羡林。图片来源/人民网
另据光明网报道,莫言、余华这样“严肃活泼”的画风并不是当代人的专属,上世纪的文坛大家中,不乏性情不羁的人物,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翻看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你会发现老先生年轻时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喜欢杠上一杠。
考试他要吐槽:
1932年12月29日
“早晨忽考法文,结果一塌糊涂,真是岂有此理。”
1933年9月2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1934年3月13日
“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xx,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xxx什么东西?”
老师他要吐槽:
1932年9月21日
“我以为老叶(叶公超)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1932年10月28日
“早晨连上两班吴可读的课,真正要命已极,吴可读怎么能从Oxford毕业呢,真笑天下之大话。”
1934年3月17日
“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xx,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
同窗他也要吐槽:
1932年10月23日
“我的同屋陈兆祊君,这朋友我真不能交——没热情,没思想,死木头一块,没有生命力,丝毫也没有。吕宝东更是混蛋一个,没人味。”
1934年3月2日
“今天早晨我有个顶不高兴的事——施闳诰什么东西,随便乱翻我的稿纸。我的一九三四年的《新梦》,他竟然毫不知耻地看起来,真正岂有此理!”
稿子没登吐槽:
1932年9月11日
“今天晨间天空又下起雨来。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xx。”
1932年9月19日
“我译的《Faust传说》,听说是今天给登出来,但是没有,真不痛快。”
连屁股痛都要吐槽:
1932年9月23日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网友们纷纷调侃,原来大师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喜怒哀乐,具是鲜活。
上游新闻综合自 海峡都市报、钱江晚报、光明网等
编辑:徐远哲
责编:李洋 官毅
审核:冯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