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8日)大盘全天震荡上涨,沪指盘中创年内新高一度站上3400点,两市超28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1136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57亿。截至收盘,沪指涨1.81%,深成指涨0.4%,创业板指涨0.2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板块方面,中字头、银行、油气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光刻胶、医疗器械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银行股“大象起舞”

今日银行板块大涨4%,年内的两条主线中特估与AI也一起被带了起来,个股方面,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涨停,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涨超7%,“宇宙行”工商银行也涨超6%。

据证券时报,分析人士认为,主要银行主要有三大驱动力存在:一是即使经过今天的大涨,很多股票的股息率依然在6%左右,市盈率和市净率也依然偏低;二是在经济预期偏弱的背景之下,国债市场表现很好,这有利于红利板块的表现;三是关于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明显利好银行。

广发证券最新研报表示,近期银行板块表现较好,市场出现止盈担忧,但本轮行情尚未结束,逻辑是,基本面:业绩后周期回落,景气度拐点已见。资金面:长久期资金欠配,或将继续增配银行股。政策面:银行财政收支功能再平衡和债务效率回升。市场总是担忧银行继续让利的压力。预期面:退休高潮助力青年失业率下降,社会预期改善。

广发证券认为,这可能是一轮系统性银行行情。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银行板块交易集中度仍低,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预计银行板块存在系统性估值修复机会。

02

“中特估”爆发涨停潮

而银行股爆发,也带动了“中特估”大涨,收盘整个板块涨超4%,北交所概念中纺标30CM涨停,中船汉光、中国电研20CM涨停,中钢国际、中国出版、中国银行、中国外运等多股涨停。

今年以来,中特估行情持续发酵,截至今日收盘,中字头股票板块指数累计上涨近28.7%。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估值水平较之民企、外企仍相对偏低。从数据上看,截至今日(5月8日)收盘,中央国企、地方国企个股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26.69倍、18.48倍,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市盈率中位数达27.2倍、26.3倍。若统计总市值过百亿元的各行业龙头股,国企市盈率中位数近19.72倍、市净率近1.85倍,而非国企个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中位数则达28.64倍、3.56倍。

东方证券研报表示,央国企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并未在估值中得到体现,估值水平相较于非国企来说长期存在折价。从行业分布上来看,国企分布较集中的石油石化、建材、钢铁和交运等行业较民企均有超过20%的折价率。在中特估背景下,央国企的投资价值将会被进一步提升。市场面的低估值、高分红,政策面的“一利五率”和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等将成为挖掘投资的重要线索。

对于可关注标的方面,东方证券认为,筛选高分红潜力(每股未分配股利)且总市值超100亿元的破净国企股。

03

中药龙头片仔癀一字板

中药股今年以来虽然强势,但龙头一直迟迟不见大动静,而今日市场风格偏大票,中药概念龙头也爆发了,片仔癀收出一字涨停,封单3.7万手,成交金额超5亿元。

与上个交易日相比,片仔癀总市值增长166亿元,按照最新股东户数10.79万估算,人均赚超15万元。

消息面上,5月5日晚间,片仔癀公告,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

上一次提价还要追溯至3年前。根据公司公告,片仔癀2004-2020年官方指导价年均提升6.6%,上次提价时间为2020年1月,片仔癀锭剂终端价于提升11.3%至590元/粒后,官方指导价三年未变。

据西南证券研报统计显示,从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国内零售价一共提价9次,最近一次提价是2020年1月,整体价位从325元的零售价提升到了590元,提升81%。出口零售价一共提了10次,从14.5美元/锭提升到了51.8美元/锭,提升257%。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片仔癀时隔三年大幅提价 29%,彰显稀缺性和名贵价值,带来业绩弹性。本次调价幅度历史最大,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提价幅度29%,提价主要来自于成本端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贵细药材。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片仔癀系列产品同幅度提价,则仅价格提升,有望为 2023 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带来 18%的增长弹性( 2023 年 5 月份开始调价,影响全年 2/3 的时间)。2022 年片仔癀贡献 92%的净利润,考虑到成本的上升,假设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 2023年提价有望为公司带来 18%的净利润弹性。作为名贵中药的龙头,价格的提升一方面彰显产品力和品牌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带来业绩弹性,有效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压力。传统品牌中药消费者认可度较高,具备量价齐升的空间。

04

多家中药企业已提价

而过去三年,多家上市中药企业均对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价。据第一财经,比如同仁堂核心产品于2021年底和2022年初提价。安宫牛黄丸终端价提升10.3%至860元/粒。同仁牛黄清心丸终端价和批发价(含税)均提升12.8%,达到880元/盒和765元/盒。

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从2022年3月起提价。其中双天然铁盒终端价提升14%至5880元/盒;双天然木盒6丸/盒和18丸/盒两个规格终端价均提升6.3%至3360元/盒和10080元/盒。

健民集团的龙母壮骨颗粒于2020年底提价,30袋提升幅度超100%,60袋提升幅度超50%。

太极集团于2020年底提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提升12%至10元/盒(5支装),急支糖浆从8.5-15元/ 瓶提升至28-45元/瓶;通天口服液从2.8元/支提升至5.5-7元/支;鼻窦炎口服液出厂价提升20- 30%,终端价提升2-3倍。

云南白药的散剂出厂价于2022年1月提升13.5%。九芝堂于2021年1月提价,其中六味地黄丸(520丸/盒)提升10%至48元/盒;天然安宫牛黄丸提升12%至598元/丸。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