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创新业务试点陆续推出,证券行业盈利的重心逐渐从传统通道业务转向资本中介业务,重资本型业务正在加速消耗资本金,让券商融资频率提升。


(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闫鹏)2023年券商首例再融资方案“出炉”,1月18日浙商证券(601878)发布80亿元定增预案。仅过去的一个月内,华泰证券、财达证券(600906)也相继抛出再融资计划,拟募集资金分别为280亿元和50亿元,上市券商再融资“补血”频繁。

业内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创新业务试点陆续推出,证券行业盈利的重心逐渐从传统通道业务转向资本中介业务,重资本型业务正在加速消耗资本金,让券商融资频率提升。

1月18日晚间,浙商证券公告称,计划通过定增方式募资不超过80亿元。本次定增除发行费用外,拟主要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资本中介业务以及偿还债务。目前该定增预案已通过浙商证券董事会审核。

本次定增预案发布之前,浙商证券在2017年登陆A股上市后已实施过三次再融资,募资总额为133.05亿元。而本次定增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其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11.63亿股。发行对象为包括控股股东上三高速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关于此次定增原因,浙商证券表示,近年来,证券行业分层分化发展加剧,大型券商对优质发行人的垄断力度进一步增强,行业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同时,外资券商加快布局,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在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管体系下,资本规模成为决定证券公司竞争地位、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利于提高公司市场综合竞争实力,优化业务收入结构、改善盈利模式,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需要。

201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鼓励证券公司进一步补充资本的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并清理取消有关证券公司股权融资的限制性规定;2020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从锁定期、减持、发行规模等多方面给上市公司再融资“松绑”;同年3月,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进一步完善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提升对证券公司资本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证券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随着上述举措相继落地,尤其是2020年再融资新规实施后,上市券商再融资动作频频。2022年,中信证券、中金公司(601995)、兴业证券、东方证券等8家券商相继完成配股融资或公布配股预案,尤其是华泰证券在当年年底抛出的280亿配股预案一度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表示,当前,证券行业竞争加剧,经纪业务佣金率大幅下降,轻资本业务牌照红利减小,券商积极发力资本中介类业务;随着业务创新和机构业务需求大幅增长,以两融、衍生品、直投跟投等资本金推动型业务的需求持续增加。上市券商资金型业务收入占比自2013年的35%提升至2021年的46%,重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驱动券商再融资需求增加。

海通非银研究首席分析师孙婷认为,券商再融资发行节奏与再融资新规相关性较强,券商再融资频率的提升也与行业发展周期关系紧密,重资本型业务加速消耗资本,让券商融资频率提升。此外,近年一系列政策改革及创新业务试点陆续推出,尤其是科创板开板以来,一方面注册制的推出考验投行承销保荐的能力,另一方面保荐机构跟投制度对券商资本金也有更高的要求,券商近几年也在加速增资直投子公司,以满足投行全产业链发展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是券商常见再融资方式,但以2020年为分水岭,券商定增募足率有所下滑,配股则越来越受到青睐。据海通证券统计,2020年以来券商定增平均募资率为76%,低于2010年至2019年平均募足率(94%);2010年至2022年,15家券商配股18次,平均认购率97%,最低认购率约90%。相比之下,定增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上市券商频繁再融资行为也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1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审核中将充分关注上市证券公司融资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好股票发行入口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