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长。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革命先辈与沂蒙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感悟蒙山沂水的红色力量,探寻沂蒙精神的新时代光芒。


(资料图)

走进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一幢幢民居古色古香,一棵棵古树枝繁叶茂。道路两侧,坐落着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沂蒙支前纪念馆、朱村村史档案馆。

“1944年除夕,日伪军对朱村进行报复性‘扫荡’,英雄的‘钢八连’为保卫村民英勇奋战,24名年轻战士壮烈牺牲……”73岁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义务讲解员王经臣,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述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9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对当年参战支前的情景记忆犹新。“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那个年代日子很苦,但我们哪怕不吃不喝也要支援子弟兵。军民一条心,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

临沂市蒙阴县张家楼村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山多地少。过去,这里的农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沂蒙山小调》的这两句歌词,表达的就是当年人民群众对富足生活的期盼。

如今,走进这里,记者看到,在张家楼村蜜蜂养殖合作社,屋前屋后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个个蜂箱,蜜蜂在花丛间起舞;在张家楼村另一边的蜜桃园里,一派红果挂满枝、农民丰收忙的喜人景象。

“这些都是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给村里援建的产业项目。”张家楼村村委会主任张德军介绍,“武警官兵帮助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援建农业基地,还联系线上线下平台拓宽销路,帮我们这个小山村找到了致富路!”

夕阳西下,大山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吹着初秋的凉风,孩子们笑着闹着玩耍嬉戏,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聚起来聊聊家常,村舞蹈队跟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沂水县小庄子村的拥军广场上一片幸福祥和。

“县人武部援建的拥军广场和太阳能路灯,提升了村里人的幸福感。”谈到这里,村民孙丽露出笑容,“部队官兵援建的果蔬大棚,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村子越来越美,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真的很感激子弟兵!”

扎根革命老区,人民军队初心永不忘。近年来,驻临沂部队官兵常态化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捐资助学活动,帮扶41个村120户家庭;部队牵头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从5所增加到12所;海军临沂舰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立志向海图强”国防教育基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拥军的种子;临沂军分区持续加大投入,硬化道路、绿化环境,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帮扶措施,助力沂蒙老区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凝结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年过七旬的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沂蒙红嫂”张淑贞的女儿。“现在我的女儿也加入沂蒙精神宣讲队伍,我们要让前辈创造的沂蒙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于爱梅说。

从海军临沂舰到阿拉山口哨所,从西沙海防前哨到长白山军营,山东某企业负责人、“沂蒙新红嫂”朱呈镕爱军拥军的脚步从未停歇。2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走访慰问部队600余次,行程50多万公里,被授予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一位位先进人物就像一面面旗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起践行沂蒙精神的标杆。

近年来,临沂市充分发扬爱国拥军传统,打造“沂蒙兵支书”品牌,带动一大批退役军人投身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沂水县西墙峪村90后村支书王成成就是其中一员。从村居环境整治入手,西墙峪村立足红色文化、绿色资源,打造红色记忆馆、修缮革命旧址、打造精品民宿,发展特色旅游业。昔日的抗日堡垒村,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从烽火硝烟中走来,沂蒙精神紧随历史的脉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滔滔沂河水般奔流不止,所到之处,生生不息。(郭潇宁  于心月  刘小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