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记者来到天津鱼米之乡宁河区,春耕还没开始,却从农户嘴里听到了一位跟他们学种小站稻,想着法帮他们增收的姑娘。“这姑娘是从英国读书回来的。”农户说。
在机器轰鸣、米香四溢的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大米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不到30岁的张建芳。“我本科学的是日语专业,硕士学的是教育学,现在我建了个大米加工车间。没想到吧?”健谈的张建芳是土生土长的宁河人,2018年,取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她,回家乡当了农民。“看到国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我就决定要回家,推广小站稻!”张建芳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站稻全生育期175.8天,株高110厘米,穗长20.6厘米……整精米率71.6%,垩白度1%,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张建芳念叨着这些年学来的新知识,“老一辈人都说小站稻好吃,我得让大家知道,小站稻为什么好,怎么好。”小站稻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有科学依据的。宁河四季分明,年日照达4000小时,比其他地域一季稻增加45天日照。张建芳把自己定义为“新农人”,把科学思维模式用在现代农业上,推广天津小站稻。
回到家乡,恰好就在2020年,本想大干一场的张建芳刚一开春就迎来了当头一棒,“因为疫情,很多产业都停下脚步,可是春耕备播不等人。”张建芳脱掉皮鞋换上泥靴,真正成了一名种田人。“选种、育秧、插秧、施肥、收割,甚至到打包、卸货、发货,全是我亲自来干。”她从每一个环节学起,向父亲请教、向种粮大户学习、同种田能手探讨,开始注重科学种粮、绿色种粮,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稻子……也是在这段时间,周边两千多户农民都认识了这个姑娘。
一开始,她发现农户们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加工厂和储存厂房,把自己辛苦打下的稻谷廉价卖到外省加工。胆大的张建芳找父亲借了钱,建了车间买了设备,她觉得宁河种的小站稻应该在宁河储存、加工、出售。
很快,她又发现了新问题。“包装就是普通的密封袋上贴着一张彩色标签,同质化十分严重。”张建芳想,我们种植的小站稻有基地、有优质种子、有生产资料、有加工厂,但没有转化成优质品牌,打不开市场。“我把站在稻田地里练瑜伽的自己设计成卡通形象,印在稻米的包装袋上,形成了IP。”“电商+IP”的做法让她收获了第一桶金。
张建芳认为,年轻人有知识有眼界,更有创造力和灵活度,国家又给了乡村很多政策,年轻人学成回乡创业有广阔的空间。如今,她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细分定位,已经开发了9款对应不同渠道的产品。与此同时,她还推出了认领“稻蟹一分田”等活动,做起了微信小程序和网店。
面对传统农户,张建芳也有自己的想法,“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管理、统一回收”。
春耕在即,张建芳忙碌在基地和公司之间,要顾着育秧,也要打通销售渠道,“在市场上,小站稻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振兴小站稻,认真对待每一粒米,让消费者吃上好粮,打造“从田间到餐桌、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张建芳未来的努力方向。
两年来,张建芳和她的团队实现与农户订单种植面积共50000亩,通过技术服务为农户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以高于市场价格0.7元/公斤回收销售,每亩增收455元,合计每亩增产1000元,累计增收5000万元,带动5个帮扶村2700余户农户增收。
“一到夏天,宁河的稻田里风景如画,大片大片的稻子随风飘扬,看着别提多开心了。”张建芳描述着这幅美好画卷,“它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也蕴藏着动力!”
(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刘 茜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