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淮海中路街道复四居委辖区内的自忠路414—454号联排住宅,俗称“红房子”,最初是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用房,兴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距今已有百余年,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著名画家黄宾虹(1865—1955)曾在自忠路420号居住。经过前期多方努力,社区多次上门沟通,终于在今年5月完成了整体的庭院改造。

近期,根据《淮海中路街道关于推进“初心连万家 服务零距离”居民区全覆盖走访联系的工作方案》,复四居民区从心出发,全覆盖走访自忠路414号—454号。这片区域现住69户,共116人,其中29户为租户(占比42%)。

在走访过程中,包块社工林维主动问询居民关于改造的意见和建议,悉心听取居民在庭院改造后延伸的其他切实需求。家住在自忠路454号的郑阿姨提出:“在庭院改造后,楼房虽然整体外部经过大修,外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当时出于各种原因老旧的窗户一直没有更换,马上就快要台风天了,是否后续能够统一更换窗户,杜绝安全隐患?”

林维在知悉居民有这方面需求后,在走访中特别针对窗户更换事宜,细心耐心地向69户居民逐一上门听取意见。他发现,这部分换窗的需求不仅仅是个例,而是诸多居民所有的共性问题。在仔细整理汇总信息后,林维逐一记录居民急难愁盼的需求,统一汇总报告给居委,并向施工相关部门转达,安排好后续的项目方案听证,通过“三会”制度助力窗户改造。

经过多次上门沟通和走访,复四居委积极配合施工队伍,及时做好施工中的协调工作,完成窗体的测量。截至目前,自忠路二楼及沿马路窗户改造已同意户数17户,实际已更换1户,其他楼栋改造还在持续推进协调中。修缮提升完成后得实惠的不仅仅是居民,在项目改造完成后,原来破败的庭院瞬间亮丽起来,既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也为沿街商户增加了吸引力。这些庭院成了网红打卡点,这些商户的生意也自然而然地跟着兴旺了起来。

未来,复四居民区将持续推进大走访,带着问题走进居民家中,主动向居民传递最新政策信息,同时听取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走访成为连接社区和居民的纽带,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原标题:《百年老宅焕新后,部分居民又提出了“小担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