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关于人生观的教育课,需要准备什么?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某机务中队指导员柯伟敏的答案是:1个土豆、1根筷子、1把小锤。

近日,该中队学习室里,授课教员、指导员柯伟敏将1根筷子插入土豆里,悬空举起。“如果此时用锤子敲击筷子,会怎么样?”“土豆会掉下去”,是大部分官兵给出的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柯伟敏用锤子不断敲击筷子的上端,筷子下端的土豆不仅没有掉落,反而开始一点点地往上“爬”。


【资料图】

“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这个土豆一样,遇到压力要‘逆流’而上……”柯伟敏一边讲解实验中蕴含的物理原理,一边顺势拓展延伸,为官兵阐释有关成长奋斗的道理,妙趣横生的授课收获台下官兵的掌声。

实验新奇,语言幽默,哲思深刻,该旅宣传科科长姚铁城道出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介绍,今年以来,该旅在组织大课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成立“成长实验室”,将生活中的新奇小实验搬进教育课堂,既讲科学知识,也讲育人道理,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这样的创新,源自官兵的智慧。”姚铁城说,去年年底该旅组织教育综合检验,收集意见建议时,部分年轻官兵提及对军校期间的“课程思政”印象深刻,希望可以参考借鉴。

官兵的建议,为教育创新打开了思路。教育准备会上,大家研究后一致认为,既然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受到欢迎,也可以尝试在教育课上加入“专业”元素,开展启发式教育。

该旅通过网络筛选、官兵推荐等方式收集小实验,利用“政工夜校”组织政治教员结合当前部队官兵思想现状,对实验原理进行剖析解读,让“实验”的钥匙打开“思想”的锁。同时,该旅还邀请驻地高校教师走进部队指导开展实验验证和教育设计,配套形成教案并分类建立“教育资源库”,纳入教育协作区精品共享课程。

在该旅政治工作部的“精品课工作室”里,试管、沙漏、乒乓球等实验器材琳琅满目。为了防止“成长实验室”教育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热闹”,他们还设置了不同的实验小组,让官兵参与实验验证,在动手操作中收获感悟,在探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配合协作中增进感情。

“近一年的军营磨炼,我的成长就像这个土豆一样。”实验结束后,新战士庄鑫亮走上讲台,结合实验讲述自己从入营之初的后进兵成长为中队“练兵标兵”的奋斗故事,原理和道理、理论和现实相呼应,台下官兵听得十分认真。

“这周是婚恋教育课《打火机的相互扶持》,下周是成长教育课《可乐的厚积薄发》……”新一期“成长实验室”的教育课表一公布,立刻引来官兵热议。大家表示,现在上教育课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让人充满期待。(张晟杰 刘晓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