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典、姚友明、马思嘉

在29日举行的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中,中国队选手曹茂园以9.7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本届大运会首金得主。


(资料图片)

曹茂园和启蒙教练桓进威在赛后第一时间通过场边设立的屏幕进行连线,桓进威向他表示祝贺,称这是他辛苦训练20多年的成果。曹茂园眼含热泪,向恩师施抱拳礼。

武术早已成为曹茂园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月29日,曹茂园在比赛中。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中,中国选手曹茂园以9.7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本届大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今年25岁的曹茂园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威远县的一个乡镇,5岁时开始练习武术。和很多小男孩一样,曹茂园在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对武术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小时候看李连杰和成龙的电影,自己也梦想能成为一个英雄,成为一个能飞檐走壁、武艺高强的明星。”曹茂园回忆说。

曹茂园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小时候和父亲去修车,发现修车行老板家的孩子在业余体校练习武术,他被深深吸引了。父母得知曹茂园的想法后,便同意送他去县城少儿体校学习武术。

曹茂园匀称标准的身材和清晰的肌肉线条,似乎让人很难把他和减肥联系在一起,“最初学习武术就是为了减肥,自己从小很能吃,在幼儿园吃稀饭能吃七八碗,最多的时候能吃九碗,把老师都吓到了。如果不练武术,自己现在的体重可能要超过200斤”。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曹茂园发现自己对武术充满热爱,教练也认为他极具天赋。当年由于交通不便,他每天从镇里搭车去县城学习武术,练完后再返回家中,第二天还要继续上学。学习武术一年多以后,父母为了支持他继续习武,决定举家搬至县城。当时一家三口住在面积不大、非常简陋的房子里,并且多次更换住所。

7月29日,曹茂园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中,中国选手曹茂园以9.7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本届大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武术对我意味着什么,它是我生命中形影不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武术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曹茂园说。

极具天赋的曹茂园体会到了“出道即巅峰”的快乐,也感受过停滞不前的坎坷。据曹茂园回忆,自己六七岁时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第三名,此后的比赛则斩获了不少冠军,在四川省的武术圈内迅速小有名气。

2007年,曹茂园到南充比赛,赛前两天在训练后返回驻地的途中被一块板材击中头部,缝了10多针。虽然医生和教练都劝他放弃比赛,但他坚持头缠绷带完赛,并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冠军。已经坚持练习武术20余年的他,回忆起当年这场比赛的经历时,依然历历在目。

“这场比赛是激励我整个职业生涯的比赛,越往后走越觉得难忘。现在特别感谢当年没有放弃的自己。从那以后自己做事风格都变了,不会过多考虑结果,比赛中尽力去拼,拼了过后才会有结果,而不是看不到结果就不拼了,结果和希望是自己拼出来的。”曹茂园说。

在中国武术队武术套路项目教练喻波眼中,曹茂园是一个极具天赋、有灵性、懂自律、懂努力的运动员。同样的训练内容,他比别人学得快,同样的难度,他比同龄孩子完成得早。

过人的天赋让曹茂园在青少年时期冠军拿到手软,进入成年组比赛后却并不顺利,心态转换做得不够,发挥也不够稳定和成熟,虽然实力仍在,但一度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与冠军无缘。和很多运动员一样,低谷期的曹茂园也会因为一点点小的失误和挫折否定自己的全部。

7月29日,曹茂园在比赛中。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中国选手曹茂园以9.7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本届大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因为他的天赋,在一段时间内会让他沾沾自喜,训练没有完全练扎实,没有完全激发潜能,在赛场上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挥。”喻波说。

虽然曹茂园每次都被看好,但接踵而来的失利还是让他备受打击。“那一段时间是他的低谷期,长时间停滞不前,这对运动员而言是很难熬的,但幸运的是,他挺过来了。”喻波说。

随着年龄增长,怀着对武术那份执着而单纯的热爱,曹茂园慢慢学会了总结,重新开始磨炼自己,静下心来,将更多的专注放到武术动作上。“以前觉得是在跟别人比,现在觉得是跟自己比。”曹茂园说。

训练之余,曹茂园还是个文艺青年,他喜欢周杰伦,也会用吉他弹唱朴树的歌曲《New Boy》。在体育圈,他最喜欢的运动员是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谌利军。“我为他的经历感动,看到他夺冠的时候自己热泪盈眶,他一直不放弃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很多运动员都经历过严重的伤病和挫折,不是每个人都能挺过来,但他做到了,我以他为榜样。”(参与采写:何磊静、唐成卓、黄浩然、程楠、董小红)(李典 姚友明 马思嘉 蔡湘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