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9日,湛江市“汇聚宣传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召开。(6月10日《湛江日报》)

连日来,湛江有一条村频频“出圈”——先是6月5日,湛江市推进“百千万工程”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座谈会在该村中召开,6月6日湛江日报刊发通讯《“百年老村”蝶变“美丽乡村”》,介绍其以党建“金钥匙”打开“百千万工程”新局面的经验;仅仅几日后的6月9日,湛江市“汇聚宣传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同样选择在这条村召开,讨论分享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和宣传策略,6月10日湛江日报再发通讯,打Call点赞其“变变变”。这条村,就是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

平山岗村,与广西仅一河之隔,过去还是广东省定贫困村。以“黑马”之姿上演“逆袭”,一跃成为湛江乡村振兴示范点、广东文化旅游名村,平山岗村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党建引领党群合力、驻点单位精准帮扶、乡贤出资出力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农文旅产业……媒体介绍的这一个个突出亮点背后,又有着怎样一条线“串珠成链”?

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共同指向了一个关键词——“乡村运营”。“运营+”的理念贯彻于平山岗村催化“蝶变”的全过程,渐显雏形的乡村运营模式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所谓“乡村运营”,就是把乡村作为一个市场化主体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经营。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有的村庄虽然也做到了因地制宜发挥本土特色,但相似的场景、相似的项目、类似的流程、相差无几的体验,让所谓“特色资源”吸引力不再,一厢情愿地捧着鲜花准备迎客时,却门可罗雀,迟迟找不到“流量入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乡村振兴规划缺少全盘性操作的“整村运营”思维。

目前,国内一些村庄已经在探索乡村运营的创新模式,通过引入专业的乡村运营商,聘请乡村运营师,把乡村与市场联系起来,以市场力量盘活乡村资源,有效推动村庄变景区、资源变资产。这种做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运营前置”,在乡村规划、建设前期就已经注入运营思路,避免了“美丽乡村”沦为效果图PPT。而从更大范围的县、镇来看,“一地一IP”的个性化运营,通过IP引流,实现“组团出道”。

我们再来看平山岗村的实践,虽然没有引入运营商,但乡贤陈昭荣扮演了“乡村运营师”的角色。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陈昭荣在深圳成立了公司从事服饰、箱包的包装设计,对美学有一定的研究。陈昭荣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做出了两本共计560多页的一、二期平山岗美丽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系统地对平山岗村优劣势、人文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因素做了分析和筛选。这个过程,将运营前置,在设计、建设初期就已经考虑到后期运营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乡贤扮演“乡村运营师”,村民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接纳,同时也极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愁”。

平山岗村的乡村运营理念,也突出体现在组建运营团队上,通过党建引领,将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专家、党员、乡贤、乡创人才等方方面面有思想、有创意、有情怀的人才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运营链党建联盟的团队。共建共治共享的共识形成之后,“运营+”思路就反映到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引入等方方面面——整体规划,突出“造场景、造产业、造品牌”;产业引流,瞄准“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乡村特色,彰显“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一条“党建有力,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治理有序,村民有福”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在一步一脚印向前开拓。

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借势发力在乡村运营创新模式上大胆探索,期待平山岗村带来更多惊喜!


推荐内容